红色云上第八十二期 | 望百年党史——1993

2021-11-17

1月22日,邓小平同上海各界人士共迎新春佳节。他充分肯定了上海的工作,同时指出:走一步,回头看一下是必要的。要注意稳妥,避免损失,特别要避免大的损失。回头总结经验,改正缺点就是了。他还说,实践证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工作做得是好的,是可以信任的。


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到本世纪末,我国要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是指导我国90年代乃至下世纪初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3月5日-7日,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八五”计划若干指标的建议》和《关于党政机构改革的方案》等。按调整后的“八五”计划,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由原定平均每年6%调高到8%至9%。全会认为党政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要条件,必须抓紧进行,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


3月14日-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李瑞环当选为全国政协主席。


4月19日,国务院作出有关机构改革的决定,决定国务院的直属机构由19个调整为13个,办事机构由9个调整为5个,国务院不再设置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局。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也作了调整。


7月5日-7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朱镕基在会上强调,金融改革的重点是:强化中央银行的职能,加快形成统一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通过改革,建立一个在国务院领导下的独立执行统一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体系;建立一个中央银行监管下的国家政策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一个统一、开放、高效、有序的金融市场体系。


7月20日-23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和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在北京同时召开。朱镕基在会上指出,财税工作的当务之急是整顿财税秩序,加快财税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进行整顿,在整顿的基础上加快改革。


8月20日,国务院第七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九十年代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纲要指出,坚持把加强农业放在首位,是事关全局的头等大事。到2000年,粮食产量要达到5000亿公斤,农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达到12100亿元,年均增长4%左右。农民生活要达到小康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元,年均增长5.8%。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步子要加快,到本世纪末,确保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11月4日,国务院印发这个纲要。


8月31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白皮书。白皮书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台湾问题的由来及现状,阐明了中国政府关于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和基本方针。


11月11日-14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些主要环节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1月20日,江泽民出席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讲话,提出要把一个和平与繁荣的世界带入21世纪。会议的前一天,江泽民主席和克林顿总统举行正式会晤,这是两国最高领导人自1989年2月以来的首次正式会晤。


12月20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公司法》,这是我国第一部公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