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云上第八十三期 | 望百年党史——1994

2021-11-22

2月1日,我国引进外国资金、先进设备和技术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一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2月25日-3月1日,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28日,江泽民在会上讲话指出,开展反腐败斗争,说到底是要在新形势下巩固和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使我们党更好地担负起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党的生死存亡的一个根本政治问题。这个道理要反复讲,警钟长鸣,务必引起全党同志的高度重视。


3月10日-22日,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李鹏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大局。我们在各项工作中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认真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动力,发展与改革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而保持社会稳定则是发展经济和顺利进行改革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3月23日,中共中央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江泽民在讲话中强调当前需要着重抓好几项工作:一是保证粮、棉、油和“菜篮子”的生产和供应。二是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三是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及时处理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四是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6月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党校工作的意见》。指出,党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和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化改革。


6月15日-21日,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就经济特区的发展问题指出,总结特区建设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借鉴与独创相统一,努力形成和发展经济特区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坚定不移地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希望经济特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


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由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7月12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就台湾当局公布的《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发表谈话指出,台湾当局的说明书表示坚持统一目标,“坚决主张‘一个中国’,反对‘两个中国’与‘一中一台’”,这是值得肯定的。但说明书歪曲台湾问题的由来,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说明书鼓吹“两岸分裂分治”、“两个对等政治实体”、“两个国际法人”等谬论,实质是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危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和平统一大业,这是我们坚决反对的。


9月15日,首都各界代表三千多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会,纪念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四十周年。乔石委员长在会上发表讲话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好地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


11月20日,江泽民出席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讲话,提出要把一个和平与繁荣的世界带入21世纪。会议的前一天,江泽民主席和克林顿总统举行正式会晤,这是两国最高领导人自1989年2月以来的首次正式会晤。


11月30日-12月3日,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30日,胡锦涛在会上作《抓紧培养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强领导集体》的报告,提出要把全面提高县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的素质,作为今后干部工作的一个重点。


12月9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举办法律知识讲座。江泽民、乔石、李瑞环、刘华清、胡锦涛与中共中央政治局、书记处和国务院的领导同志参加听讲。


12月14日,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