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5
1月14日-16日,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分别收回了前美国、法国、荷兰(占用前德国兵营)在北京兵营的地产,并征用了各该地面上的兵营和其他建筑物。这是中国人民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的措施之一。
1月27日,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分别收回了前美国、法国、荷兰(占用前德国兵营)在北京兵营的地产,并征用了各该地面上的兵营和其他建筑物。这是中国人民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的措施之一。
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莫斯科签订。在此之前,毛泽东于上年12月16日访问苏联。周恩来于1月20日抵达莫斯科。1月22日,中苏就签订新约和协定问题开始正式谈判。经过毛泽东、周恩来同斯大林、维经斯基会谈,两国政府签订这个条约。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双方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均将进行彼此协商;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等。
3月18日,中共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出指示,指出:剿灭土匪,是当前全国革命斗争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建立和巩固各级地方人民政权,以及开展其他一切工作的必要前提。为此,人民解放军分别在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的各省结合部、偏僻山区及沿海岛屿等土匪活动区域,展开大规模的剿匪斗争。到1951年上半年,大陆上的匪患基本平息。
4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召开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保护妇女和子女的合法利益的新婚姻制度。这是扫除我国封建旧传统,实现妇女解放的一件大事。
4月16日-5月1日,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岛,歼灭国民党军薛岳所部三万余人。
6月14日-2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举行第二次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改革封建土地制度问题。会上,刘少奇作《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阐明了土地改革的重大意义和党的方针政策。毛泽东在闭幕词中号召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在内的各阶层人士积极支持土地改革,像过去过好战争关一样,过好土改关,将来再过好社会主义关,做一个完全的革命派。会议讨论和同意了刘少奇的报告及中共中央建议的土地改革法草案。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于30日公布施行。
《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土地改革法》根据全国解放后的新情况,将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以便更好地孤立地主,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以利于早日恢复和发展生产。此后,土改运动在有二亿九千万人口的新解放区分期分批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地都派出土改工作团深入农村,领导土改运动。大批机关干部、广大知识分子和许多民主党派成员报名参加土改工作团,投入了这一场空前伟大的斗争。
7月26日,中财委发布关于统一航运港务管理的指示,规定外轮一般不准在内河航行,只有在特定条件下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悬挂中国国旗,严格遵守中国的法令和规定方可驶入。同时,对在华外轮公司实行逐步接管。中国领水主权至此全部恢复。
10月上旬,鉴于美帝国主义不顾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地威胁我国安全,中共中央根据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和祖国安全的需要,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8日,毛泽东发出《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并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到达朝鲜前线。从10月25日到12月24日,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连续进行了两次战役,歼敌五万余人,于12月6日收复平壤,并把敌人赶回三八线附近,从而扭转了朝鲜的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