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云上第二十六期 | 望百年党史——1937

2021-06-02

    2月10日,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五项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保障言论、集会、结社的自由,释放一切政治犯;召开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迅速完成对日作战的一切准备工作;改善人民生活。

    电文指出,如果国民党将上述五项要求定为国策,中国共产党愿实行如下四项保证: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方针;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特区实行彻底民主制度;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坚决执行抗日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15日,在国民党的五届三中全会上,宋庆龄、何香凝、冯玉祥等为响应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共合作,联合抗日的建议,提出关于恢复孙中山所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紧急议案。

    7月,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撰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两篇哲学著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唯物辩证法,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揭露和批判了“左”右倾错误,特别是“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为中国共产党规定了正确的思想路线、领导方法与工作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

    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北平郊区宛平县卢沟桥的中国驻军发动进攻,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一部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

    7月17日,中国共产党代表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同国民党代表蒋介石、邵力子、张冲在庐山举行会谈。中共代表提议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作为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同日,蒋介石就卢沟桥事件在庐山发表谈话说:“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8月22日-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举行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毛泽东为中央宣传部起草的宣传鼓动提纲《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会议分析了全国抗战开始以后的新形势和战争的持久性,指出共产党同国民党的争论已经不是应否抗战的问题,而是如何争取胜利的问题,并指出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是实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反对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

    为此,会议决定: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使游击战争担负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争取全国人民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

    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政治部副主任。

    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延搁两个多月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共产党的《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宣告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9月23日,进驻五台的八路军总部指示第一二〇师从左翼驰援雁门关;第一一五师从右翼配合友军作战。25日,第一一五师主力在晋东北平型关附近伏击敌人,首战告捷,歼灭日军坂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一部一千余人,击毁日军汽车一百余辆。这是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歼灭敌人的一个重大胜利,它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胜利信心。

    10月19日,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七六九团,夜袭代县阳明堡日军飞机场,毁伤敌机24架,歼敌百余人。为阻击西进迂回太原的日军两个师团,配合忻口作战,一二九师开进娘子关附近,先后进行长生口、七亘村、黄崖底等战斗,歼敌近千人。一一五师也在广阳镇伏击歼敌千余人。这些战斗有力地支援了忻口防卫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