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0
1月,为了驳斥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叫嚣,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在这之前,他还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重要理论著作。
这些著作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说明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两者要衔接起来;批判了混淆两个革命阶段任务的“毕其功于一役”的观点和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谬论;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质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规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总结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个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进一步阐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
这些著作表明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路线和相应的一整套具体政策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2月23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日军为稳定东北这块侵略基地,对抗联进行疯狂的“讨伐”,加紧实施“治安肃正”计划,使已经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的东北抗日联军处境更为困难,但他们仍英勇地坚持分散的游击战争。
3月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指出我们在华北、华中等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即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指示规定,在政权工作人员中,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应各占三分之一,实行“三三制”。
这种规定是为了保证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同时广泛地团结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群众和争取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进一步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以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3月11日,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的报告。报告总结抗战以来统一战线工作的经验,针对当时党内出现的“左”的倾向,全面论述共产党必须坚持对国民党实行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深刻地阐明“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和在同顽固派的斗争中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8月30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有105个团参加的“百团大战”。这次战役大小战斗1820余次,毙伤日伪军25800余人,俘虏大批伪军和日军,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0多公里,车站、桥梁、隧洞260多处,摧毁了大量敌堡和据点,严重地破坏了正太铁路和井陉煤矿。八路军伤亡17000多人,尤以第二阶段的几次攻坚战损失较大。
这次战役给敌伪以很大打击,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党所领导的军队的威望,对坚持抗战、遏制妥协投降暗流、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