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江西银行“政采易贷”产品荣获“中国数字普惠金优秀案例奖”
2024-07-02
6月27日,在工信部2024年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第六届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大会上,江西银行“农保贷”和“政采易贷”产品分别荣获第六届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成果和优秀案例奖项.
本次大会由2024年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第六届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大会组委会、中国通信学会、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数字金融工作委员会和“科创中国”金融科技产业服务团主办,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大会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五届,会议旨在通过生动鲜活的实例,探索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中国范式和优秀案例,总结、梳理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工作的亮点,把脉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工作动态,建立一个开放互动的经验交流和对话平台。
据悉,江西银行“农保贷”产品是一款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依托的线上普惠型涉农产品,通过搭建农户资质综合评估体系和风控模型,并简化申贷材料、业务流程,使得农户享受全线上化的申贷服务,为广大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增创一条新的融资渠道。“政采易贷”是一款依托小微企业政府采购应收账款为质押,以财政资金预期支付能力为信用的江西银行首款线上对公贷款产品,通过与政府采购平台系统直连,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中标订单“数据化”,构建专项政采交易分析风控模型,并通过推送回款账户至财政厅预算一体化系统实现系统锁定回款账户,有效实现资金闭环监控,大大降低了银行资金风险,进而降低了小微企业融资门槛,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资金链紧张的难题。
上述两项荣誉的取得,体现了江西银行主动作为、扎实推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和实体经济的使命担当。未来,江西银行将围绕全行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持续修炼金融科技内功,全面提升金融科技应用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着力在数字金融与普惠金融的深度融合上下力气、花大功夫,通过更广覆盖、更低成本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为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江银力量。
深入解读电子卖场“政采贷”产品和银行“政采贷”产品的关系
近期,电子卖场运营服务机构收到多方相关主体咨询,询问电子卖场“政采贷”产品与银行“政采贷”产品的关系。现就相关事项进行深入解读:
一、银行“政采贷”产品与电子卖场“政采贷”产品关系
银行“政采贷”产品通过与电子卖场金融服务系统对接,促进传统线下信贷产品转型为全流程线上化金融产品,实现了金融服务的多项创新与优化。
一是构建了专项政采交易分析风控模型,通过电子卖场金融服务系统与国库数据及政府采购中标数据衔接,实现了精准的风险控制,确保了中标信息的真实性。二是通过电子卖场金融服务系统锁定回款账户,实现了资金的闭环监控,保障了资金安全流向,有效降低了资金风险。三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了业务流程的全线上化,显著提升了审批效率,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四是银行依托其存量客户基础和网点覆盖优势,实现了对客户的广泛触达,进一步优化了金融服务体系,提升了服务效能,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二、电子卖场“政采贷”产品优势介绍
电子卖场金融服务系统全线上“政采贷”产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以政府采购合同为载体、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保障、以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累计形成的信用为融资条件,充分挖掘信用信息应用价值,为金融机构提供大数据风控,为企业开辟融资“绿色通道”。
真实业务场景,实现数据确权。电子卖场金融服务系统“政采贷”产品基于电子卖场平台构建,通过数据接口与国库数据及政府采购中标数据实现无缝衔接,确保中标信息实时确权。为银行提供了高效、准确的数据支持,优化了贷款审批流程,提升了金融服务响应速度和精准度。
锁定回款账户,实现资金闭环监控。电子卖场金融服务系统“政采贷”产品通过推送回款账户至省财政厅预算一体化系统实现锁定回款账户,有效实现资金闭环监控。这一机制显著降低了放贷风险,提高了银行对小微企业放贷的信心,同时缓解了中标企业的资金压力,促进了企业资金的高效流转。
搭建信息桥梁,实现客户精准触达。电子卖场金融服务系统“政采贷”产品为银行、政府和企业之间搭建信息桥梁。通过持续接入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更多金融服务选择。依托电子卖场体系化服务能力,包括定期培训、专业客服咨询及多渠道宣传推广,实现对约12万家电子卖场入驻供应商的精准触达,确保金融产品与供应商需求的高效精准对接,显著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普及性和便捷性,进一步促进了政府采购领域的金融创新与服务优化。
下一步,电子卖场运营服务机构将与金融服务机构共同发力,深度融合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及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以政府采购合同和信用流水为载体,优化信贷流程,提高贷款审批效率,为中小微企业注入金融活水,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及坚实的金融保障,更好地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助推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